绞股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湖羊养殖的前世今生焦点中国养殖4zu331w0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口碑最好的医院

湖羊养殖的前世今生-焦点新闻-中国养殖


湖羊是太湖平原重要的家畜之一,是我国一级保护地方畜禽品种。自古以来,湖羊产业是湖州的传统特色产业,爱吃羊肉的湖州人都对本地产的湖羊肉赞不绝口。


  湖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种桑养蚕,蚕沙、枯桑叶养羊,羊粪积肥成了湖州农耕文化的特色。现如今,湖羊养殖业在太湖南岸发展如何?传统畜牧业如何向现代畜牧业发展变迁?


  昨天:30年前饲养数量达到巅峰


  湖羊养殖一直是湖州传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湖羊也是农村人最熟悉的家畜之一,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湖羊"的前身是"胡羊"。早在10世纪初,湖羊由蒙古羊选育而成,800多年来,由于受到太湖的自然条件和人为驯养的影响,湖羊逐渐具备了适应性强、生长快、成熟早、繁殖率高的特点,育成一个独特的稀有品种。


  最初,湖羊由北方进入杭嘉湖一带时,并不是马上就实施舍饲,也是以放牧为主。据了解,湖羊最初进入了我市的安吉、长兴等地,这些区域的地理环境大多属丘陵、山区,境内有大小不等的草地,养羊的自然条件与北方相似。清乾隆《绍兴志》记有"《嘉泰志》诗曰,牛羊下来,先羊后牛者,羊性畏露,晚出而早归,常先于牛。"因此,当时养羊的方式依旧含有放牧,只是到了后来,随着分布区向靠海平原的扩散,由于缺少成片的可供放牧的草原,同时平原地区气温湿热,水草丰沛,能获得较优越的多汁饲料。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的蚕桑业发展迅速,为湖羊提供了营养丰富的枯桑叶,饲养条件较优越,湖羊养殖逐渐由放牧转向以舍饲为主。"30年前的塘甸,只要是农民家里就有羊。"家住塘甸大钱村的农民沈根宝回忆道,"对于农民来说,那时候羊就是家里很重要的一个增收资源,羊毛可以卖,杀羊的时候羊肉、羊皮也能卖个好价钱。"据沈根宝介绍,农村养羊不需要过多的场地,平均一只羊只需1平方米的羊舍即可。"那时候只要人勤快就能养羊,一个农村壮劳力每天勤割草,一个人就能养活5至6头羊。而且那时候地多草多,无需多大的成本和人工,家家都能养,户户养得起。"


  资料显示,1978年我市湖羊存栏量曾一度达到76万头,平均3人饲养一头羊。当时湖羊养殖主要是以积肥种粮为主要目的,羊毛和湖羊羔皮也是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张湖羊羔皮5元,每年卖5张就有25元的经济收入,基本占到一个正劳力全年生产队集体计工分收入的10%,为此湖羊养殖也扎根湖州传统农业。当时我市农民饲养湖羊的积极性很高,湖羊存栏数大增,通过选种、人工受精和科学管理,湖羊的体质和羔皮的品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如今,湖羊的养殖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及上海相毗邻的太湖流域,其中浙江湖州、嘉兴是湖羊的中心产区,饲养量约居全国三分之二以上,与此同时农村的湖羊散养户却在日益减少。


  今天:存栏数减少散养难成规模


  骑着摩托车,车后座绑着一只羊,嘴里喊着"羊卖哇?"这是许多农村人都熟悉的羊贩子,老李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吴兴区金家土斗村,碰到了正在四处收羊的老李。老李在路边停下了摩托车与聊起了收羊的故事。"这两年收羊不好收,我们收羊收的多是农村散养户的羊,现在养羊的人越来越少了。"老李告诉。"以前一天基本能收个三五头,现在有时候一头都收不到。"沿着湖薛公路线,经验丰富的老李向介绍起了路两边各村的湖羊养殖情况。"环渚乡塘甸以前养羊的人不在少数,我不用跑几个村就能收到羊,现在要跑很久才能收到。"


  在老李的印象中,20多年前,那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两三头羊;10年前,养羊的人已经不到五分之一,"现在估计连十分之一都没有,不养羊的村子越来越多,收羊已经比较困难,我有些同行都跑去长兴那边收羊了。"老李叹口气说道。老李带着跑了几个村,只见许多羊舍十去九空,看上去荒废已久。


  吕山乡是长兴县传统的湖羊养殖区,也是优良的湖羊种羊基地,每年出栏湖羊3万头、存栏2万头,养殖方式以散养为主。一直以来,吕山乡是长兴县的蚕桑大乡,按照传统养殖技术,村民一般都割草养羊,相比于养猪养鸡,养羊更能减轻养殖户的成本负担,因此,养羊成了吕山乡大部分家庭的副业。一般家庭养殖数头到数10头,积少成多,吕山乡也成了我市湖羊养殖的集中地区。但是近年来,吕山乡的存栏数越来越少。在当地具有20多年畜牧工作指导经验的老敖回忆:"记得2002年的时候至少年存栏4万多头,这些年确实少多了。"


  环渚乡大钱村以前每年有一个节日叫"火羊会",由一家一户轮着办,时间不固定,但都会定在每年最适合吃羊肉的季节。每年初冬,村里的人们聚在一起,请一个厨师烧上几大桌,每桌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喷香诱人的湖羊肉。虽然节日的由来不得而知,但不难看出,大钱村一直有养湖羊、食羊肉的传统。然而近几年村里养湖羊的人却越来越少了,规模也越来越小。


  张建是该村一名普通农民,过去几年也养过十来只湖羊,但现在已经不再继续养殖。发现,如今村里养羊的人家10户里面不到1户,规模最大的也只养了4只羊。"村里农户养羊的目的很简单,很多时候都只是为了田里的肥料有着落,所以养殖规模都不大。"张建向介绍说,以他自己为例,最多的时候养了10只羊,羊粪用于供给几亩田地的肥料,羊肉用于过年卖钱。"那时候也曾想过再扩大规模到50头,但是发现精力有限,后来去城里打工,这个计划也就搁浅了。"


  明天:规模化养殖已露锋芒


  传统的养殖模式日渐式微,新一代养殖户们却通过技改迎来了新的春天。前不久,长兴县水口乡昌达湖羊养殖场推出的芦笋秸秆"肥"羊、羊粪发酵"肥"田模式一举夺得了省十大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创新奖。"我们养殖场旁边就是芦笋地,每年冬天,经常会看到芦笋秸秆被直接烧掉,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空气。这些废弃的秸秆能不能喂羊呢?"昌达湖羊养殖场场长李正秋向说起了当初芦笋秸秆"肥"羊想法的由来。经省农科院的鉴定,芦笋茎叶营养成分相当于优质的牧草,作为湖羊饲料很合适。李正秋将芦笋秸秆经铡草机、揉丝机简单加工后作为青饲料喂羊,于是芦笋地里的废弃物变成了湖羊的美餐。


  芦笋每年8月和12月大量收割,为此养殖场造窖,专门用于青贮(把青饲料埋起来发酵),有效地满足了湖羊食用青饲料一年的需求量。据介绍,湖羊的粪便与油菜饼等原料的发酵,可以形成芦笋生长的优质有机肥料,不仅能提升土壤肥力,更有助于芦笋的生长。就这样,昌达湖羊养殖场和相邻的芦笋种植场达成了合作协议,种植场向养殖场供应芦笋秸秆,养殖场则向种植场提供羊粪。经计算,每亩芦笋茎叶1000公斤基本可以满足1只成年湖羊60%的粗饲料供给,年产芦笋茎叶800吨,解决了羊群60%的饲草问题,节约了饲料成本;800多头羊的粪便,全部经发酵后施入芦笋基地,既解决了芦笋基地50%的用肥量,节约了化肥成本,又改善了土壤,增强了土壤的活力,提高了芦笋的产量和品质,还保护了环境。


  无独有偶,今年吕山乡一家由福建商人投资数百万元的养殖场已破土动工,该场占地180亩,预计羊的存栏规模在5000头以上,建成后将提供湖羊屠宰、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同时我市湖羊产业区域化生产逐步形成,规模化养羊得到发展,标准化饲养基本建立,基本形成了以南浔区练市镇、吴兴区东林镇、长兴县吕山乡及德清县新市镇为主的湖羊重点生产区。据市畜牧兽医局统计,2011年全市湖羊存栏23.19万头,存栏100头以上的有226户,规模饲养量达70%左右。


  近几年来,饲养大户以及规模羊场逐渐增多,我市湖羊生产区域优势明显。为了加快推进湖羊产业转型升级,市畜牧部门不断强化湖羊养殖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湖羊养殖不断与科技相结合,逐步从单家独户饲养向规模养殖转变,从家庭副业向特色产业转变,从单一的生产饲养向产加销一体的产业化转变。此外湖州调整湖羊生产结构,由过去的产羔、积肥为主向肉、皮、毛、肥综合利用方向发展。如今,新一代的养殖户们正逐步提高养殖技术,实现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传统的湖羊产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湖羊养殖业正迈上新的台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