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巾帼脱贫秦巴山区青山绿水藏着金钥匙 [复制链接]

1#

进入8月,金米村的陈长芝,又开始忙碌起来。由村里统一做完消菌的菌棒要打孔、挂袋了,不用再出去打工的她和爱人从早做到晚。这是她家今年种下的第二茬木耳了。

蒋家坪村的陈敬翠,此时却忙得需要在两种身份中切换。前天她是茶山上的“网红讲解员”,昨天她又是收采夏茶的“采茶女”。无论哪种“角色”,陈敬翠干得都很欢实。

而千里之外新兴村的刘小兰,每天早起先侍弄好自家那一张张蚕床,然后骑上电动车到村子里转一圈,上门入户指点蚕农做好茧前消毒、蚕房通风。

三个50多岁的山村妇女,经历了半辈子的辛勤劳作,当忙碌而崭新的生活画卷在眼前铺陈开来,她们眼角眉梢充盈着笑意。

从商山洛水的山阳、柞水,到安康市的平利、石泉等地,七八月间的秦巴山区,峰峦叠翠,云雾缭绕,如诗如画。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这方山水,也重新探索、思考人与青山绿水的“逻辑”,在变与不变中寻找和谐共生、共美的“金钥匙”。

柞水:

小木耳成就大产业

走进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金米村,“秦岭天下,小木耳大产业”的招牌立于蓝天下、青山中。而在村电子商务中心,26岁的何锦漪正直播带货。她的直播间每天销量单左右,销售额基本维持在元。

金米村地处秦岭腹地,冬暖夏凉、气候温和,是木耳最佳适生区。但多少年来木耳在这里并没有形成“气候”。在金米村生活了几十年的陈长芝说:“以前也种过木耳,产量很低,再加上没有通往山外的路,也卖不出去。”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柞水县因地制宜,向青山绿水要效益,把木耳作为富民主导主业,重点建设“一区一带一村”木耳栽培示范基地。金米村作为木耳专业示范村建设赫然在列。如今,金米村引进5家农业龙头企业,建成木耳大数据中心、年产万袋的木耳菌包生产厂和吨的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发展出5个智能连栋木耳大棚。

曾经是极度贫困村的金米村在年实现整村脱贫出列。

年,金米村又创新带贫模式,推行“借袋还耳”“借棚还耳”的模式:大棚有人建、菌袋有人借、技术有人教、木耳有人收。年春季栽植木耳万袋,预计产干耳15.5万斤,实现产值.4万元,产业户户均增收1.99万元。

陈长芝家就是“借棚还耳”的代表户。“我家获得村里支持建设两个木耳大棚,有3万多菌棒。春季木耳已经摘收,向村里交了多斤干木耳,估计能收入2万元。”“一年两季,一季五六茬,20斤左右鲜木耳晾晒后能出1斤木耳。靠种木耳一年就能收入4万元左右,再加上村里的集体分红和家人的打工,至少能进账五六万元。”算着今年家里的进账,陈长芝笑了。

柞水县金米村村民在木耳产业基地采摘木耳

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金米村考察,夸奖他们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

伴随着在媒体上的“亮相”,金米村越来越有名气了,山外的人络绎不绝来参观游玩。这种新情况,让陈长芝萌生了新想法,“我想办个农家乐,招待游客,卖家里的土特产,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陈长芝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平利:

“醉美”茶乡,香飘小康路

陈敬翠没有想到,家乡的茶山成了“网红打卡地”,她也成了村里宣讲团中的一员。

“总书记说,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

4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蒋家坪村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考察时的讲话,陈敬翠铭记于心,她一遍遍地讲给慕名而来的游客听。“我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让大家和我一起感受总书记对山里百姓的关怀,记住总书记的嘱托,增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从采明前茶到现在,陈敬翠每天都在家与茶山的路上往返多个来回。

“虽然每天有些辛苦,但心里很甜蜜!”陈敬翠说,“这方茶山给我们带来了幸福。”

陈敬翠原先就住在茶山的对面。

“以前住在山腰,走不出来,没有路,做什么都得肩挑背驮。地都是零零散散。茶园荒废搁置,只好种些玉米、菜籽,顾住一大家子的口粮。”

年随着县里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开展,陈敬翠搬进山下新建的锦屏社区。“平方米的房子,医疗卫生样样跟得上,还可以上山采茶,下楼进工厂做工。”

年,蒋家坪村引进女娲凤凰茶叶公司,流转茶园,改造升级,建了平方米的茶叶洁净化加工厂。4年的时间,加速发展的茶业带动贫困户户人增收,人均年增收超过元。去年,蒋家坪村的人均收入为元,茶叶占村民人均纯收入的30%左右。

“村子里正抓住好时机,把总书记嘱托的事情办好。”陈敬翠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几个好消息:女娲凤凰茶业公司拓展产品种类,不仅生产绿茶,也要生产红茶和乌龙茶了;还有,这两天村里正在商谈其他组土地的流转,“不管哪家公司来,到时候我那不到20亩的地都要流转出去。”

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让贫困群众镶嵌在绿色产业链上,平利县摆出独有“战术”:10万亩精品茶、10万亩绞股蓝、10万亩富硒粮油、10万亩中药材、10万头生态猪,“五个十万”产业扶贫计划,再拿出“绣花”功夫,绣出高质量的“脱贫之花”。

平利茶园

石泉:

金蚕之乡,织出“新丝路”

房间里、院子里,一张张蚕床上,白白胖胖的蚕正忙着吐丝结茧。这是石泉县池河镇新兴村妇联主席刘小兰的家。

刘小兰养蚕已经十三四年了,从没有桑园到拥有30多亩优质桑园,从年养一张半蚕到现在年养三四十张蚕,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蚕达人“,也是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刘小兰帮助蚕农将小蚕培育到三龄后,再让他们按预定的蚕种张数领回家,十多天后便可上簇卖茧见效益。“这样规避了染病风险,缩短了养蚕时间,蚕农每养一张蚕可实现增收元到元。”

刘小兰在教从河北省涉县来的申翠莲如何养蚕

两年前,刘小兰创办了家庭农场,并为池河、城关、后柳三个镇的余户蚕农共育小蚕余张。

石泉县是“丝路之源·金蚕之乡”,千年国宝“鎏金铜蚕”就出自这里。如今,一片桑叶富裕一方百姓,桑蚕产业成为这里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石泉县每年蚕桑投入的资金大约万元,现发展桑园面积7万多亩,桑蚕强村50个。年以来,全县户贫困农户从事兴桑养蚕,其中户通过养蚕已脱贫致富。年全县贫困户养蚕张,蚕茧收入万元,户均蚕茧收入元。

陕西天成丝业有限公司,是石泉县桑蚕产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党支部书记孙浩勇说:“农民的蚕茧,我们全部收起来,与近万户养蚕农户签订了收购合同,其中贫困户户,助力农民增收和脱贫。”

目前,石泉已建立起农、工、贸、文、旅一体化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

人养山水,山水养人

一周时间行走在秦巴山区,望到的都是风景,听到的都是故事。这个被定义为“集中连片贫困区”的地方,正在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

这里不仅有木耳、茶山、桑田,还有花椒、板栗、柿子、核桃、烤烟、中药材等,山野,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锦囊”。

独一无二的资源禀赋,千百年的种植传统,可是在过去,却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条水,为什么现在一切都变了?

是改革开放,是脱贫攻坚,是党中央誓要引领百姓走向小康生活的决心和信心。问诊、切脉,产业扶贫确定为“不二药方”。“政府+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从形单影只、单打独斗的劳作,到众人拾柴、抱团取暖。

山里的百姓搭上了时代飞速发展的列车。

金米村请来科研团队,研发了5个木耳原种;安康市建立了扶贫空间,开办了13个电商平台,建立了大数据库;朱家湾村依靠艺术家,把土特产做成了地域文化印记的文创产品。科技加持、信息化添翼、艺术赋能,打通了关山阻碍,链接起山内山外,激活了资源禀赋,从此荒山变青山,恶水变绿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宝贝”,行销天下。

跑到城里搬砖砌墙谋生的肖青松、陈庆海,回家又种木耳了,从锄头刨地栽耳转为用智能手机打理木耳。

“逃离”到南方发达地区打工的“90后”罗杰、沈小燕,返乡创业了,“现在村子里人气这么高,政策这么好,留在家乡肯定也有很多发展机会。”

人养山水,山水养人。秦巴山区在发展特色产业、生态产业的基础上,开始与文旅融合。

对于白云深处的人家,奔向小康生活,不在远方,就在脚下。

——记者手记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周丽婷党柏峰见习记者黄威

编辑:方慧

初审:刘昆

终审:安婧

投稿邮箱:sxflxmt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