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山研学课堂学会观察动植物让你听懂大自 [复制链接]

1#
走进清幽的山林中,寻觅老山森林深处的中药材植物;跟随研学老师探寻伪装大师——竹节虫……在南京老山森林公园的研学课堂里,研学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动植物,通过沉浸式自然研学的方式,感受老山的生物多样性及自然规律,重建孩子与自然的链接。“同学们把皮撕掉尝尝是不是酸酸的味道,这是虎杖,属于蓼科植物,地下部分的根及根茎煮水喝有润肠通便、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等作用。”“这叫半夏,这个名字和季节有关,它是在仲夏成熟,成熟时间刚好在夏天的一半,因其特性,取名为“半夏”。”……上周六(6月3日)早上,扬子晚报小记者在老山开启夏日森林的探险旅程。在半日小药农——随师采药的活动环节中,同学们跟着研学导师走入山中,开始了精彩的山中寻宝之旅。原来这些“不起眼”的野草,背后的身份竟是能大显神通的中草药。据了解,老山有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包括红柴胡、多花黄精、益母草、绞股蓝等近种。其中,老山百合、龙洞柴胡、独峰明党参和星甸蜈蚣是老山传统的四大药材。小小的昆虫,看似微不足道,却是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在昆虫资源多样性方面,老山景区已记录昆虫种,占全省物种37.43%,包括丝带凤蝶、冰清绢蝶、狭丽叩甲、中华虎凤蝶和拉步甲5种老山特色昆虫,中华虎凤蝶和拉步甲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老山景区是昆虫“国宝”中华虎凤蝶最为多见的地区之一。本次“森林小侦探——我的昆虫日记”课堂的主角,是自然界的“伪装大师”—竹节虫。竹节虫,漫迹于原野,对树枝、树叶的模仿十分精准,效果极近真实。连枝条上的小刺、树瘤、枝节、霉斑,甚至叶片的脉络都十分逼真。它们多数生活在叶片少、树枝多的环境,体态生长以模仿树枝为主。同时它们还能根据光线、湿度和温度等条件改变身体颜色,让自己和环境完美融合,以此来躲避天敌的捕捉。研学老师从竹节虫的学名、外表、分布地以及竹节虫家族的历史,让同学们对竹节虫有了一个从初步的认识,多角度地讲解竹节虫的习性、种类、身体结构,帮助同学们增长知识、在生活中也能够正确识别、对待竹节虫。“研学课堂不仅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更强调自主思考及探索性研究的能力。”研学老师表示,通过这样的科普也是希望告诉同学们,要不断探索昆虫王国的奥秘,与它们和谐共存,这也是我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正确做法。维管束植物种、陆生脊椎动物种、昆虫种……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南京老山景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出炉,一组组数据对比年调查结果,增加种,占全省陆生生物物种的47.66%,展示了老山丰厚的“生物家底”。如今,老山不仅是“中国天然氧吧”,更是“南京宝藏”。南京老山森林公园不断探索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挖掘老山生态资源,开发老山丰富生物多样性研学课程,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展示窗口,实现生态价值转换。据了解,老山森林公园研学课程将定期举行,每期研学内容都包含了“半日小药农——随师采药去”和“森林小侦探——我的昆虫日记”两大主题,并安排中草药创意书签的制作。为保持研学课程内容的新鲜度,“我的昆虫日记”会不定期更换主角,竹节虫、螳螂、蝴蝶会穿插上线。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孔小芳图片摄影:杨雪校对盛媛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