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医大师李佃贵胃癌前期病变,常用此方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解*抗炎汤

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苦丁茶15g,红景天15g,板蓝根15g,*柏15g,*连12g,*芩12g。

化浊解*,防癌抗癌。

癌前期病变或癌症浊*内蕴型。

浊*内蕴日久所致的癌前期病变,癌变,症见口苦,口干,不欲饮食,恶心,水肿,舌红或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白花蛇舌草最早见于《新修本草》第廿卷“蛇舌”,其性寒,味苦、甘,归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利尿通淋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菌消炎、免疫调节等作用。白花蛇舌草的应用历史悠久,以药性猛烈、功效卓著而被人们广泛用于临床。李佃贵教授常用白花蛇舌草之利浊解*之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或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

半枝莲全草入药,味辛、苦,性寒,归肺、肝、肾经,具有凉血解*,散瘀止痛,消肿和清热利湿之功效。半枝莲在临床治疗癌症中,应用十分广泛,多与白花蛇舌草、半边莲等组成复方配伍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临床有大量报道。两药合用可加强清热利湿解*之功,且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二者均有抗癌之功效。

苦丁茶,清香味苦,而后甘凉,具有清热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强心、润喉止咳、降压减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脉等多种功效。

板蓝根,出自《本草纲目》,苦,寒,入心、胃经,凉血解*,清利咽喉,主要用于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大头瘟、痄腮、热*斑疹、瘟疫时行热病等。

*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本草正义》载:“*连大苦大寒,苦燥湿,寒胜热,能泄降一切有余之湿火。”临床上一般用于治疗*疸、泻痢、消渴等症。现代研究表明*连可抑杀幽门螺杆菌,具有抗癌、抗溃疡等作用。临床上用*连的化浊解*作用治疗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伴有舌红或暗红或紫暗,苔*腻或薄*腻,脉弦滑或弦细滑者,能够抑制胃癌前病变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可以逆转癌前病变。

*柏,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疗疮,一般用于治疗湿热泻痢、*疸、带下、疮疡肿*等,《中国药典》中记载为“清下焦之湿热为佳”。*柏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浊*证有良好疗效,《神农本草经疏》载“*檗,主五脏肠胃中结热”。*柏既可清胃中湿热,祛浊*,又有利尿的作用,尤其对于舌苔中根部*腻、小便色*、混浊不清者效果良好。

红景天,甘、涩,寒,归脾、肺经,具有健脾益气、清肺止咳、活血化瘀功效。诸药合用,共奏化浊解*,抗炎抗癌功效。

解*抗炎方是治疗浊*内蕴证的基本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属中医“胃痞”范畴。癌前病变,指一类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变化,即胃黏膜的异型增生和肠化。从正常胃黏膜至胃癌前病变,一般是几年甚至几十年,病情逐渐加重,可以说是一个由微及渐的演变过程。

该病是由于饮食不节,忧思过度,肝气郁结,外邪内阻,而致胃腑损伤,胃失和降,脾失运化,脾胃气机壅滞,功能失调,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日久则气滞、血瘀、湿阻、浊聚、食积、痰结、郁火诸症蜂起,积湿成浊,积滞化热,郁热内生,蕴热入血而为*。浊*内蕴既是一种病理产物也是一种致病因素。浊质黏腻导致浊邪为病,多易阻滞脉络,壅塞气机,缠绵耗气,胶着不去而易酿*性,而*邪伤人,其性烈善变,损害气血营卫,两者相合*借浊质,浊挟*性,浊*相干,如油入面,难解难分,终使胃热阴伤,气滞络阻,胃络瘀滞,气不布津,血不养经,胃失滋润荣养,胃腑受损,胃液减少,腐肉败血,腺体萎缩,黏膜变薄,日久成萎,终致CAG肠化→不典型增生→胃癌恶性病变的形成。

浊*产生有两方面原因。内由情志不畅,肝失调达,克犯脾土;或饮食劳倦,损伤脾土;或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而致。外因感触六淫。以上原因均可使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初为湿盛,湿久则浊凝,浊凝则痰聚,因湿、浊、痰郁而不解,蕴积成热,热壅血瘀,热极则生*,形成“浊*”内壅之势。因此,浊*的形成经由湿→浊→痰→热→*,__终成浊*。浊*互结,胶着难愈,邪壅经络,气机不畅,邪不得散,血不得行,津不得布,津血停留,化生痰浊瘀血,日久痰浊、瘀浊相互搏结,反复日久,耗伤脏腑气血津液,从而造成浊*内壅,气滞络阻,脾不升清,胃失和降,阴血耗伤,气虚血郁的病机变化,而浊*相干为致病的关键。

故浊*的致病特点为:①易耗气伤阴,入血入络;②易阻碍气机,胶滞难解;③易积成形,败坏脏腑。浊*阻遏中焦气机,见胀、嗳、痞、满、呆、泻之象;灼伤胃络,可见痛、烧、烦、秘之候。李佃贵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慢性萎缩性胃炎浊*证的辨证论治方法。

浊*证临床表现归纳如下:①望颜面五官:面色粗*,晦浊,油腻,褐斑,痤疮,耳鼻口的分泌物浑浊增多;②舌象:舌质红或红绛或紫,舌苔色泽或*或白或*白相间,苔质腻,或薄或厚;③脉象:脉有滑象,或弦滑或细滑或弦细滑;④排泄物、分泌物:可见大便黏腻不爽,小便或浅*或深*或浓茶样,汗液垢浊有味。以上症状不必悉具,重在舌脉的表现。

对于浊*的治疗,化浊解*要贯穿始终,并灵活采用以下诸法:①通腑泄浊解*法,选用姜*散与小承气汤加减,可通过通腑泄浊将浊*排出体外;②渗湿利浊解*法,选用六一散加减,保持小便通畅可以使浊*从小便排出;③达表透浊解*法,选用藿香正气散加减,保持汗出可以通经活络,疏通血脉,有利于体内浊*通过汗液透达于体外,从而排出浊*;④健脾除湿解*法,选用百合乌药散合当归芍药散加减,健脾除湿以化浊解*;⑤芳香辟浊解*法,选用芳香辟浊类药物,如藿香、佩兰、砂仁、紫豆蔻等,以“解郁散结,除陈腐,濯垢腻”;⑥祛痰涤浊解*法,选用小陷胸汤合大**连泻心汤加减,以荡涤痰浊,化浊解*;⑦清热化浊解*法,选用三*石膏汤加减,以清热化浊解*;⑧攻*散浊解*,浊*已成,胶结固涩,需以*攻*,活血通络,才能将聚集在一起的浊*攻散,使浊*流动起来,或排出体外,或归于清气。常选用全蝎、蜈蚣、白花蛇舌草等。另根据轻重可分层选药:浊*轻者常用茵陈、藿香、佩兰、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等;浊*重者可选用*连、砂仁、白豆蔻、全蝎、蜈蚣、壁虎、山甲珠、土鳖虫之属。解*抗炎方是临床经验效方,对于痛剧者加用延胡索、白芷、蒲*、五灵脂;鼓胀者加用茯苓、泽泻、车前子;有出血倾向者加用大蓟、小蓟、白茅根、棕榈炭等。

病例1冯某某,女,68岁,退休,年12月25日初诊。

主诉:间断性胃脘部隐痛四月余,加重7天。

患者4个月前因饮食不节出现胃脘部隐痛,自服胃康灵、气滞胃痛颗粒等药物,效果欠佳。年12月14日查电子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多发糜烂。病理:窦小弯移行部重度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轻度异型增生,窦后壁移行部轻度慢浅炎,体小弯灶性出血、表面上皮脱落。症见:胃脘部隐痛,无规律,胃灼热,泛酸,嗳气,无口干、口苦,纳差,寐可,大便可,1日1次。舌红,苔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胃脘痛(肝胃不和,浊*内蕴)。西医诊断:重度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轻度异型增生。治法:解*化浊,养肝和胃。

处方:白花蛇舌草15g*连(打)12g半枝莲15g田基*15g薏苡仁l0g红景天9g绞股蓝15g枳实15g白术10g川芎10g当归10g白芍l0g百合15g乌药15g砂仁(后下)15g紫豆蔻(后下)15g瓜蒌15g清半夏12g鸡内金15g三七粉(冲服)2g全蝎9g蜈蚣2条

服药3个月。

二诊:年3月3日。胃脘疼痛渐失,纳食亦可,诸症均减,守方续服3个月。年6月20日做电子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肠化。病理:幽门前区:轻度慢性炎伴轻度糜烂,“幽门后壁”移行部黏膜轻度慢浅炎;窦小弯:浅层黏膜轻度慢性炎,“角切迹”轻度慢浅炎,体下部小弯轻度慢浅炎。嘱患者守方续服2个月,2日1剂,以固疗效。

病例2任某某,男性,66岁,已婚,农民,石家庄灵寿县。

主诉:间断胃脘疼痛10年,加重1个月。

患者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拒按,伴胃灼热泛酸,医院,查胃镜示: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胃黏膜腺体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诊为:萎缩性胃炎。给予药物(具体不详)口服,症状缓解。后间断出现胃脘疼痛,口服上述药物尚能控制。1个月前,突然出现上腹疼痛难忍,喜按,伴嗳气、胃灼热、泛酸,继以药物口服控制病情,但间断性加重,故就诊于我院。急查胃镜示:胃癌。病理示:腺癌。现患者胃脘疼痛喜按,伴嗳气、堵闷,呕吐,不思饮食,消瘦,面色萎*,口干苦,大便干,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滑。

中医诊断:胃癌病(浊*内蕴,瘀血阻滞)。

西医诊断:胃癌。

治法:化浊解*,化瘀消积。

处方: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半边莲15g茵陈15g*连12g板蓝根15g苦参12g*芩12g绞股蓝12g蒲*(包煎)9g鸡骨草15g五灵脂(包煎)15g延胡索15g白芷15g蒲公英15g砂仁(后下)9g丹参15g桃仁10g全蝎9g鸡内金15g焦三仙10g芦荟0.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二诊:服药后患者胃脘痛稍缓解,嗳气、堵闷感较前减轻,呕吐减少,不思饮食,气短乏力,口干苦,大便质可,舌质红,苔*腻,脉弦滑。上方加蜈蚣2条、三棱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三诊:服药后患者胃脘偶有隐痛,嗳气、堵闷偶作,时有呕吐,食欲可,口苦,大便质可,舌质红,苔薄*,脉弦滑。治以化浊解*,扶正祛邪。

处方:蒲*(包煎)9g五灵脂(包煎)15g延胡索15g白芷15g蒲公英15g砂仁(后下)9g*芪15g*参12g白术9g全蝎9g三棱6g莪术6g鸡内金15g焦三仙各10g百合12g乌药12g当归9g白芍30g茯苓15g白术6g紫豆蔻(后下)12g三七粉(冲服)2g川芎9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四诊:服药后患者胃脘疼痛不显,嗳气、堵闷明显减轻,呕吐消失,食欲可,口苦,大便质可,舌质红,苔薄*,脉弦滑。患者诸症均减,药已中的,前方辨证加减继服3个月,后改为口服茵连和胃颗粒(院内制剂)、养胃舒软胶囊巩固治疗,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

按:胃癌乃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调,邪*阻于胃络所致,其病机关键在于“浊*”。浊*阻于中焦,气机壅塞,血瘀不行,*瘀互结,久而形成肿块。治疗以化浊解*,化瘀消积为法。治疗开始患者正气尚存,可采用解*抗癌攻伐*邪,日久癌*耗伤人体正气,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1个月过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李佃贵教授谨守病机,在前方基础上加减应用3个月,收效甚佳。继用成药巩固治疗,以防*邪留恋复伤人体。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国医大师李佃贵(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实录)/杜艳茹,刘小发主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1

本文由杏林墨香独家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非执业医师,不可擅自服药,以免带来不良后果。

杏林墨香

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