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期乡愁系列散文圭峰明月朗,二 [复制链接]

1#

圭峰明月朗,

二府影最深

(二)

~~∵∴∵∴∵∴·∵∴∵∴∵∴~~

作者:刘尚卿主播:徐瑞泽

当然,对于二府村,最多的是关于人的想念和记忆。

小时候,没有刻意的去记什么,生活就像风,推着你朝前走。那一年,二姐嫁到二府村弋家,于是就有了丝丝缕缕的联系。那阵子年岁小,又刚好到了重云寺学校读四年级,就常常去姐家。弋家在二府村不算大户,弟兄们分爨立灶,也就三、四户,由于戴着地主成分的帽子,老弟兄几个都夹着尾巴过日子。姐夫家弟兄姐妹多,刚结婚,就分了家。那时,只得到一间一檐子,屋里盘个炕,摆个柜子,剩下就能转动个人。如此空间,能想象到过着多困苦的日子。妈总是不放心,我去学校,常让我捎带些东西。有时天雨,我也就留在姐家吃饭。姐夫是勤快的人,每日里在队里努力劳作,想着改变境况。他还一直操心我家的生活,有时帮着割柴,做些零碎活。到了深秋,家里在*岩草坪分了洋芋,也要一起去背。他话不多,做事都是任劳任怨。过了几年,姐家才在西边空庄子盖了一家房,居家环境才有了些许改善。苦日子要用时间去熬。弋家说是地主成分,在那个时代,日子过得也很艰难。不过有文化的支撑,就有希望。出入姐家,我记得读的第一本小说是彩彩姐给我的缩减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少年懵懂,但还是记下了保尔柯察金的故事。姐夫的老父亲是识文字的人,见了面,总是喜喜一笑,说好好念书。后来,听说他在化羊庙写写字,给问卦的人解签。有一年,在庙里碰见,他还是那个模样,喜喜一笑,问着生活上的事。那个时代,有那个时候的无奈,当然也有新的机遇。有人做了牺牲品,有人做了宠儿。我的一个同学后来也嫁到弋家,跟姐做了妯娌,尽管婚姻无奈,但在和我交谈中,感觉她还是幸福的,这是缘分赐予的美满,也就无所谓苦楚。恢复高考,姐夫的弟弟考上大学,这也是苍天给予的酬谢。走过坎坷,路就会平坦,姐家的日子有了改变,弋家家族也会更兴盛。除了弋家,二府村大的家族还有石家、赵家、范家等。对他们的族系一点不了解,但在与人的交往中,他们所展示的都是一种善爱和真诚。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铜川,不久我村的一个小伙也到崔家沟煤矿服劳役,家里来信,说二府村有一个叫范志强的在那里工作。我得暇去找,虽不认识,见面一说,范大哥很热情,领着我翻一座山去杏树坪看望村里人。时值周末,不是接见时间,他担任矿建大队队长,人熟,得到特殊的优待。晚上,我还住在他家,跟他聊二府村里的事。之后,我还去过几次,他都是盛情接待,而且尽自己所能,给予大力帮助。前些年,偶然在户县街道碰见,才知道他退休,住在县城,遗憾的是每次见面,都是匆匆忙忙。尽管如此,对他的尊敬一直贮藏在心,感念在心。范家还有个农民画家叫范志友,是对门我娘的娘家人。亲戚来往,是见过的,偶尔会看到他的画作。听朋友讲,人在长安,仍以画为生,且不拘泥于农民画,国画也有名气。在长安办过画展。在二府村,还有许多小学、中学同学,虽然见面机会少,但凡见面,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年、年,我们68级同学相聚,尽管都已两鬓染霜,年过花甲,但乡情、同学请还是蛮深厚。石振民是一个做事执着且有想法的人。在二府南的滩上,小时候我们经常见到一种中药叫石枣,为兰科植物石豆兰全草。随着滩挖尽,这种草药在我们这一带濒临灭绝,他读高职学的是卫生专业,奇心所爱,到沿山滩地到处寻找,找来几株,当宝贝一样在院里繁育。即使到了杭州,也到处寻找。南方水土肥沃,他找到的石枣叶阔,根系发达,比北方的品相好。他收集种植,不是为了以此赚钱,而是保护、药用,释放一种情结。在陕南,把绞股蓝做成保健茶叶,这也给他了启发,在秦岭北麓的山地里,也长有许多绞股蓝,只是人们把它生长的形状和母猪蔓混淆,就认为这里不生长绞股蓝。他耐心细致,把两者的生长不同甄别出来,然后自采,晾晒,做成茶叶。我去看过他养殖的石枣,也喝过他送的绞股蓝茶。他的孜孜以求,好心相赠,正是一种情怀。其实,同学走出校门,还有更多的成长。在同学聚会时见到赵选民,他当过兵、又当过村主任,如今虽然卸任,但在与同学交往中,表现出的练达、自如、豪情,当然是一种成熟。他的哥哥赵建文,我比较熟悉,人个子不高,叼着小烟斗,唱戏是司鼓,“噔噔”起板,吴文场面马上热闹起来。他人有说有笑,做事认真,后来在镇文化站当站长,搞得红红火火的,可惜英年早逝。赵提英是我小学时的同桌,那阵,男女同学不敢说话,记得我看一本小说,她问什么书,我不敢回答,而是合上书让她自己看。后来推荐上高中,由于没有在一个校区,就没有再见过。她高中没有读完,回村里,那时正兴样板戏,二府村排演《红灯记》,她饰演李铁梅,得到很高赞誉。之后,她一直在家相夫教子,且子女有成。几次同学聚会,大家都希望能看到她再展李铁梅的风采,她都歉然推辞。有一次,她约了几个同学去家里吃搅团,她不会打,叫了俩嫂子来帮忙。其实,如今吃的都不缺,去她家吃搅团,那水水的酸辣味,也是乡情味、友情味。童希武在学校叫童**,早先曾在镇上做事,后来在村里做文书。他也是孜孜不倦的人,利用空闲,为村里编撰了村史。遗憾的是,村里乏有支持,还没有正式印出来。这不能不说是村里的一个遗憾。在同学中还有崔东、崔庚寅、石西省、石顺民、余英娥、花罗利……聚会中的相见,也是增加了亲切感、紧迫感。年秋,又有几个朋友相约,到太平河、高冠游并叙旧,其中有二府村的弋振翔、王晓娴,还有曾在二府插过队的张凤珠,几个人走在太平河畔,谈论生活中的交际,多是感慨、感激。张凤珠是知青,到村里落的户。那阵年轻,她是村里的团干部,干事实在,人质朴,后来招工到了咸阳毛纺厂当了工人。时过境迁,已经退休在家的她,还是怀念着曾经渡过青春岁月的二府村,太平河的水声,圭峰山的月影,给她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于是,往来一直没有断,就在走过高冠、紫阁、太平之后的当晚,她又住到二府村。只是这一夜没有月亮,圭峰山的影子却依然可见。~~~~~~~~~~~~~~~~~~~~

作者:

刘尚卿,网名圭峰山人,陕西省作协会员。发表有长篇小说《乐土》《羊马年》《红月亮》、长篇纪实文学《留守中国》及诗歌、散文等。现为《画乡情》副主编。环球诗文与摄影公众平台特约作者。

主播:徐瑞泽,本名徐世敏,毕业于咸阳市委*校,曾就职于大型国企电视台。热爱生活,兴趣广泛,酷爱朗诵,用情真意切的声音诠释美好的生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