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发东,三年前,我以救助局长的身份来到黔南州都匀市归兰水族乡潘硐村担任第一书记。
刚来时,我发现这里的条件和家里有很大差距,好在办公楼背后就是美丽的归兰山,空气清新、环境优雅。
为了尽快让这里的百姓脱贫,我决定在此“安营扎寨”,并在心里暗暗发誓:老百姓不脱贫、我们不收兵。
安顿下来就出发。在半个多月的走村串寨过程中,我把全村摸了个透:村面积有10.05平方公里,共有10个小组,17个自然寨,田有亩,土有亩。人口共户人,劳动力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村民收入主要靠种养殖和劳务输出……
我收获的不只是数据,还有百姓的淳朴、水家人的好客,交了“潘伙计”“蒙伙计”“张伙计”和“王伙计”……
接下来,我和我的“伙计们”分析村情、商讨脱贫致富之策,制定村脱贫计划和发展规划。
首先是保生存。我们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一宣六帮”下功夫。协调了救助资金54.2万元、衣被件(床)、大米斤、鞋双、食用油、水泥等物资,争取到社会各界及各部门扶持资金80余万元,解决了大家的基本生存问题。
紧接着就是如何在“水、电、路、讯、房”基础设施上做文章。我们先后开展了保障人畜饮水安全行动、电力设施提质改造、串户路硬化、广电云电视信号覆盖、危房改造等。
娱乐广场、消防水池、停车场等在村里悄然兴起,村庄得到了美化、亮化、绿化,村容寨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我知道,这些都是外表。真正的扶贫是志智双扶,我们要挖掘村民的内生动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需要有产业支撑和长远的规划。
于是我们请来专家和技术员与村民一起发展种养殖业。我们先后争取养鱼项目资金33.5万元,发放鱼苗斤、稻田养鱼多亩;争取广州海珠区帮扶经果林亩,引进绞股蓝种植5亩;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分红……人均年收入增加元。
然而我最担心的就是教育了。
村里有个叫小*的孩子,从小失去左手,父母在外打工,奶奶根本无法辅导小*。残疾让孩子自卑,成绩差让小*厌学。我争取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在村里设立了“四点半课堂”,请来社工看护孩子和辅导孩子做作业,教孩子阅读、绘画和唱歌,还开展公共安全、文明礼仪、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普遍辅导、个别督导,小*恢复了自信,学习得到提高。奶奶笑了,大家也可以安心挣钱了。
春华秋实,三年前种的亩枇杷已挂果,“稻花鱼”形成产业远近闻名。潘硐村也与“贫穷”说了声再见!
按理,我也该班师回营。但是,群众刚脱贫不稳定,还需要我扶上马、送一程。乡村振兴蓝图有待我和我的“伙计们”去绘就。
所以,我还留在我的“营房”。
整理罗再高
编辑何涛
见习编辑周睿
编审周文君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