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
TUhjnbcbe - 2023/1/3 3:53:00

开栏的话

云南有多公里的国境线,26个世居民族有16个少数民族跨国境线而居。各族人民面对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面对急剧变化的竞争世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追寻以现代社会同步的好梦。作者以一个民族选择一个乡村的形式,努力用文学的笔调,再现每个民族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跨越,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就。每“读”一页,都似乎从海拔米的梅里雪山,到海拔76.4米的西南三省最低点——河口,俯看到了一个峰峦迭起的“山国”,一片人间净土,一片彩云之地,一个诱人的“天堂”。

即日起,云南网刊发《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连载,共26个章节。以“梦”的名义,向读者叙说云南各个民族在现实时光中的“奋斗史”“抗争史”“发展史”和“心灵史”,带领读者去接近和发现云南各民族极不平凡的生存空间和脱贫的光辉历程。

《彩云绮梦》云南出版集团、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傣族篇:守护最后的原始雨林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云南的西双版纳是一篇可以让人深深激动的诗,是一片让人寻寻觅觅的最美丽、最安详、最温暖的乐土。这里有层层叠叠的原始森林,有在林中出没的野象群,有飞来飞去的绿孔雀,有在晨雾中隐现的一幢幢竹楼,有周恩来总理在这里过泼水节时的音容笑貌,有在河里沐浴的傣家姑娘,有在月光下摇曳的凤尾竹……

年岁末,为了逃避昆明的寒冷,我向着西双版纳奔赴。进入勐腊县境内,身上的冬衣就穿不住了,只好换上夏天的衬衣。这里海拔米,气温已经20多度。如果不穿衬衣,身上总觉得有夏天的感觉。

其实,在这一带,伟大的澜沧江、怒山、无量山在这个地区聚集了太多的盆地、河水、河川、热气,使这一带显得更加雄奇、温暖、丰富、古老和奇妙,完全可以与地球上其他热带雨林地区媲美。

我知道,如果按照热带雨林的诸多标准来看,西双版纳确实是一个很“另类”的地方。从地理位置来看,它位于亚洲大陆向东南亚半岛的过渡地带,介于北纬21°08′至22°36′之间,距离北回归线很近,已处于热带亚洲的边缘和地球上的“回归沙漠带”上,而世界上的三大热带雨林地区——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非洲扎伊尔河流域和东南亚地区,它们都地处北纬10°以下;从气候条件上来讲,这里的夏季气温在摄氏25°至35°,冬季最冷的时候也在15°至25°之间,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可谓不含不暖,凉爽宜人。但如果与世界热带雨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4°以上的标准相比,就显得低了。再从降雨量来看,这里年均降雨在至毫米之间,也达不到世界热带雨林地区年降雨量在毫米以上的标准。此外,就海拔而言,由于这里90%左右是山地,海拔大多在米以上,而世界热带雨林地区的海拔基本都不超过米。

正因为这么多“指标”都达不到热带雨林地区的标准,使得众多的欧洲学者多年来一直对西双版纳冷眼相看,他们甚至坚定地认为这个地区根本不存在热带雨林。

事实上,在这个“另类”之地,山水之间存在着这么一些“默契”和“关爱”——当伟大的横断山从滇西北一路突破挤压,冲撞到这里的时候,力量已经消解得差不多了,仅仅为此地留下了无量山和怒山。这两座山联合起来,像一组屏风,为西双版纳挡住了北来的寒流。与此同时,来自西南的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热带季风却携带着大量水气,沿着低矮的澜沧江河谷,一路北上,凝结成雨,为西双版纳送来了足够的水分。这两股非凡的力量,让西双版纳完全处于一个近乎完美的空间,使这里的地理环境一直保持在温暖、湿润、均衡、协调的状态里。

正因为如此,西双版纳才拥有了神奇的热带雨林,才获得了中西方学术界的最终认可,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栖息者、旅行者、探险者、赞美者和隐居者,才有了众多的动植物在这里繁殖生息。据调查,这里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五百分之一,却拥有0多种高等植物,占全国植物总数的六分之一。这里每公顷有多个树种,几乎与全欧洲的总树种持平。这里还有陆栖脊椎动物种,两栖爬行动物种,鸟类种,蛇类60多种,其中有世界级保护动物亚洲象、白脯黑啄木鸟、金钱豹和孟加拉虎,有国家级保护动物懒猴、长臂猿、棕颈鸟和绿孔雀等异兽珍禽,它们共同分享着热带雨林所带来的福祉。

我们借宿在一个傣族村寨——补蚌村。全村有52户人,人均耕地不到半分,而人均经济林果却高达五六亩。他们靠种植橡胶等经济林木过日子,每年人均收入一万元左右。家家户户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村里装了太阳能路灯。

在这里,我们住的是干拦式建筑,吃的是傣族风味米干。扑鼻而来的都是清新空气和木质香味,两棵蜜多萝树的茂密枝叶遮盖住了上空,树根有一抱粗,树皮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苔藓上长满了寄生草,最多的是石斛、兰花,果实就长在寄生草多的枝丫里,而且是三五个集聚在一起。奇怪的是蜜多萝的果实从树根茎一米高的部位一直结到每根枝干上,最大的有篮球大,最小的有拳头大。成熟的密多萝味道与榴莲相似,不过榴莲没有果核,密多萝的果核煮熟了可以跟板栗媲美。我忽然有了一种压抑不住的“灵感”,匆匆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心无旁骛世间稀,挺拔一身求素晖。

谁解根深林茂盛,春回大地乘天机。

那一天,我吃过早餐,走出村里的水泥路,转上通往景区的柏油路,而后沿着澜沧江的支流南腊河前行。江水碧波荡漾,凤尾竹迎风摆尾,无数的阔叶树渐渐地遮掩了路径。密林深处的藤类植物和蕨类植物交相辉映,板根、绞杀、寄生附生、滴水叶尖、老茎怀春等珍稀植物举目可见。

此时,车子已经穿越过世界爱护野生动物基金会主席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命名的“菲利普小道”,进入补蚌国家自然保护区。粗大的铁索在凌空百米的参天古木之间连接出一条空中走廊,也是这片热带雨林的体验性旅游通道。这么高大的树木,我是第一次目睹,一问其所以然,始知其然。原来这种树木就是望天树,傣家人叫作“麦浪昂”或“麦撑伞”,是云南龙脑香林群落里的上层乔木树种,珍贵而稀有。传说,过去谁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名称,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树在这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股劲地往上长,长得遮天蔽日,只好封之为神树。上世纪70年代,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来这里考察,感到无比的惊喜:擎天万柱,立地入空,密密麻麻地将乾坤连为一体,成为一个巨大的森林王国。一棵树粗到两抱多,高到上百米,一亩地之间却矗立着10多棵古树,茫茫原始密林中唯有它仰望苍穹。蔡希陶首次认定这就是热带雨林的代表树种龙脑香科的望天树。中国望天树的首次发现,证实了中国热带雨林的存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热带雨林的三大地区之一,成为森林类型最完整的国家之一。于是,望天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望天树生存的这片雨林被列为“补蚌国家自然保护区”。从此,当地老百姓自觉地从国家自然保护区退出了一切耕作林果地,野象、孔雀等野生动物和珍贵鸟类渐渐地多起。毫无疑问,这是植物科学家的重大发现成果,也是当地少数民族世世代代保护热带林的重大成果,意义非同一般。

野象出没

在望天树的空中走廊上,我远远的看到一群大象从密林里走出来,悠闲地步入河里饮水。两头大象伫立在河边,高高地甩起长鼻子,看着小象在戏弄河水,亲热得宛如一家人。熙熙攘攘的游客争相拍照,有的用专业长焦距相机抓拍,多数游客只有用手机拍照纪念。导游用喇叭高声地告诉大家:“傣族崇拜大象,敬奉为吉祥物。遇到大象出森林迎接是千载难逢之喜。”我即兴填了一首小词《浣溪纱》:

争向蓝天无限光,

龙藤虎木竞昂扬。

从林浩渺水流长。

象饮群游深谷底,

鼻卷独步半中央。

手机拍照可珍藏。

我看到,在这样的原始雨林中漫游的还有犀鸟、黑冠长臂猿、孔雀等珍禽异兽。在两座原始山林之间的一潭清泉边,有一个游客观赏景点:孔雀放飞。数百只巨大的孔雀从山林高处俯冲到清泉边的草坪上,宛如凤凰东来,紫气扑面,嘎嘎唱响,震撼森林。清泉中间有亭阁,周边有围栏装饰,名曰“孔明台”,其实三国时期的孔明并没有到过此地,只是为了应景而修筑罢了,没有可看的价值。难得一看是孔雀开屏,一米多长的尾羽之上色彩斑斓,有蓝色、紫色、金*色、青铜色、彩虹色……颤动起来,闪烁发光。许多穿花衣裙的姑娘靠近时,开屏的孔雀围绕着她们旋转,宛如芭蕾舞中的翩翩天鹅。无数的游客与开屏的孔雀合影留念,亲密无间,依依不舍。古人讲的天人合一,也许就是这种人与万物互敬互爱的景象。我又填一首《浣溪沙》:

凤舞凰歌天外来,

衣冠焕丽彩屏开。

春光时节寄情怀。

畅饮甜泉琼竹液,

栖居福地孔明台。

人间鸟界恋徘徊。

孔雀放飞

其实,补蚌村周围的热带雨林范围太大了,一天逛不完一两个景点。如果时间宽余,最好一天逛一个景点,赏一会景,品一会茶,有感悟时写几句诗词,从从容容,潇潇洒洒,才是真正的休闲度假。我在望天树茶室里,偶然遇到了一位来自东北来的朋友,他是从事环保工作的,带着刚出院的家属来旅游。他一见我就说:这里空气真好!我家几乎每年冬天都要来一次。当我问及其缘由时,他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这里没有工业污染,空气中没有灰尘粉尘,到处都是参天大树,奇花异草。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氧气在短波紫外线辐射线下,容易发生光电效应,形成氧负离子,从而提高这片区域的空气负离子水平。这片绿色植被覆盖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远远高于我们老家。我们一年来吸一次氧负离子,来清洗一次肺功能,所以这次也是全家人来疗养。类似的游客,每年高达上百万人。他们往来于这条“空中走廊”之上,但是各位游客的收获却不一定相似。这位东北朋友的收获十分奇特,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假若能够生产空气罐头,医院里巨大的氧气瓶,那么市场需求必然巨大。

我估计这个设想,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变为现实。人类每分钟都不可缺少优质空气,一旦变为现实就是巨大的生产力。看来,保护热带雨林也是保护生产力要素,利用优质空气也是发展生产力。

我们都深深明白,保护原始雨林就是保护人类社会珍贵的自然资源,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傣族与各民族为保护热带雨林做出了重大贡献。全省有多万傣族人口,主要聚居西双版纳、德宏和耿马、孟连、景谷、新平、金平、元江、双江等州县。这些地区海拔在米到米左右,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气温高,湿度大,植物种类众多,仅高等植物就有多种,望天树、顶果木、阿丁枫、毛麻栎、番龙眼、白格、黑格、云南石梓、团花、八宝树等稀有珍贵树种众多,被称之为“世北回归线上的绿洲”。补蚌国家自然保护区仅仅是傣族村寨保护热带作物的一个小区域。云南各民族已经建立类似的自然保护区个,总面积约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2.4%,位居居全国第二;经济林面积万亩,位居全国第一。

西双版纳密多萝,又称木菠萝、牛肚子果。

最让我油然而生敬意的是,补蚌村仅一百多人,却守护着几十平方公里的原始雨林。他们退耕、退林果、退基础设施建设,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这使我联系到最近媒体报道的一系列怪现象:地球几十年变暖,各地冰川加快融化,海平面以平均每年3.6毫米的速度上升,海水酸性比工业化初期增加26%,百年一遇的洪水、热浪越来越频繁。南极气温首次突破摄氏20度,极地动物生存环境破坏加速;沙漠蝗虫席卷非洲、亚洲多国,威胁着数千万人的粮食安全;澳洲森林大火造成种本土物种生存面临威胁;亚马孙河大火使“地球之肺”伤痕累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破坏和威胁!有的人惊呼:我们的地球正在燃烧!有的人疑惑:是不是地球生病了?究其根源,不是地球生病,而是人们的欲望超越了地球的承载能力。工业化时代以来,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气体的污染,大规模砍伐森林带来的危害,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也许是惹怒了大自然,遭到了应有的惩罚。一百多年前就有位大作家断言: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也是冷酷的屠夫。如果人们肆意侵犯大自然的尊严,甚至破坏大自然,它就会发威示意,甚至将破坏者摧毁。如果天下人都能够像补蚌村一样敬畏大自然,顺应大自然,保护大自然,那么“怪现象”从何而来。

傣族群众与各民族世世代代保护着古老的原始雨林,他们为此放弃了许多切身利益。假若在这些地方发展重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会很快;假若毁坏森林办工业开发区,这里的经济总量肯定巨大。但是必然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大损失或灾难。为了保护好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社会应该认同绿色GDP。如果人类社会认同绿色GDP的话,那么补蚌村的贡献应该位居前列。

第二天早餐时,客房的主人给我讲他们祖先崇拜和保护森林的故事。傣族同胞认为,有树就有水,有水就有粮,有粮就有人的生命。保护森林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客房的主人爱回忆自己的往事,反复讲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傣族州长召存信的故事。召存信曾经与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基诺族、布朗族等民族头领签名,立下了民族团结誓词:永远维护民族团结,永远跟着共产*走!他是中国共产*培养的第一个傣族州长,也是第一个带领各族群众保护热带雨林的州长。老百姓至今没有忘记他在担任州长的40年里,带领各族人民保护生态环境,年在西双版纳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建立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创了首次立法保护热带雨林的历史。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收集了活植物0多种,其中各类热带植物大约1种号,科,0多种植物。这里高等植物、稀有珍贵植物几乎是国内外少有的,也是生长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植物。当我走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时,最感兴趣的是能够治病的草木。当地的朋友带我边看边介绍:美登木性辛寒,归肝经,可以败*抗癌;血竭树性辛平,入心肝经,可以止血化瘀……这里的草地上,一脚踏下去有三棵仙草,一眼望出去有无数的灵丹妙药。他还讲了一些传奇故事,我印象较深的有两个:一是绞股蓝,具有消炎解*,抗氧化的作用。汽车氧化了就会生锈,苹果氧化了就会腐烂,人的机体氧化了就会衰老或生病,所以有人用绞股蓝当作茶饮。潘德孚的《人体生命医学》有一个医案,年孙万鹏被确诊为晚期肝癌,他拒绝住院治疗,因为父母是患肝癌治疗无效死亡,大妹妹也是患肝癌住院治疗无效死亡。他觉得反正都得死,疼痛时就吃辣椒止痛,平时就煮服绞股蓝,结果医院检查,肝癌不见了。另一个故事是青蒿,有位外省人来补蚌村被荨麻刺着手臂,半身红肿无奈,当地农民顺手抓把蒿枝,搓揉出汁液搽上之后,立即痊愈。这些故事不一定完全可信,尚待科学家进一步求证。不过,植物相生相克,共生共存是自然规律。天地人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损皆损,一存皆存。保护热带雨林就是保护人类的医药宝库,也是保护我们的生命。为了感谢当地朋友尹显红,再填小词一首《浣溪沙》:

万木纷纷竞玉姿,

牡丹芍药比参差。

彼争芳艳此争奇。

移步当心踏瑰宝,

寻根着意觅真知。

三株花草一尊师。

第三天早餐时,客房的主人又给我讲起了傣族古老的《贝叶经》和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他是傣族村里的文化人,谈到森林保护时,能够脱口朗诵傣族史诗中的佳句:“这里见到的都是开阔的平地,草绿树绿月亮明,蓝天白云水清清。暖风咝咝的吹,绿浪悠悠的晃,田连着田,寨连着寨……”他老人家十分自豪地讲:“我们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改革开放以来又建起了澜沧江景洪港、口岸机场、磨憨国家级口岸和打洛省级口岸,勐腊支线机场也完成选址,小磨高速公路已经通车,通往老挝、泰国的铁路正在建设。以后,你们可以坐高铁到周边国家旅游啦。”是阿!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在保护热带雨林中也能够发展,也能够与时代同步前进。在这片热带雨林里,热带水果、农林原料加工、民族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现代服务都成了经济增长点。各族人民利用热带植物资源,成功地发展了生产力,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年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万余元,超越了全省人均元的水平。

现在,我们探寻和漫游在这片乐土上,尽可能地解放自己的感官系统,感受这里的高山、大地、天空、河流、小鸟、植物、动物、鲜花、人群、石头……尽可能在风浴、水浴、气浴和汗浴之中,接通自己与这片乐土的灵气、地气、水气和神气,提高自己与大自然的沟通能力。

作者简介: 

孔祥庚,云南省建水县人,笔名云根,研究员。早年从*务农任教,曾任中共云南省委副秘书长、云南省委*策研究室主任,中共玉溪市委书记、玉溪*分区*委书记,云南省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出版《云根诗词》三卷以及人物传记《理想的父亲》《朱德与云南》,非虚构文学著作《彩云绮梦·云南26个民族的伟大跨越》《五个石头的故事》等。

相关阅读: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汉族篇:万里云南有“可渡”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彝族篇:小村寨的“城子”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白族篇:诺邓火腿与西班牙火腿的历史性决胜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哈尼族篇:当大地成为艺术的时候

1
查看完整版本: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